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跨科際再聚焦:從串思到傳思,從TDE到TED

【記者郭惠琮(中興大學行銷所)】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SHS,以下簡稱跨科際計畫)旨在培育社會、人文、科學(Society, Humanity, Sciences)跨科際學習的未來人才,透過不同科際人才跨界互動與溝通,解決社會重大議題。7月5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的跨科際短講活動,SHS計畫主持人陳竹亭首先引言,聚焦跨科際的意涵,以「串思」與「傳思」一揭計畫核心。
 
    「TRANS是串思,跨界也需要行動。」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竹亭指出,串思與傳思是SHS計畫的核心。SHS計畫仿效TED的短講形式,要求講者在短時間的講演中精簡地傳達理念,善用敘事技巧吸引觀眾注意力。以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為例,說明演講技巧高深的講者如何散發舞台魅力,陳竹亭期許台灣年輕學子除了培養跨科際思維,也要多多學習演說能力,才能在未來的舞台嶄露光芒。
 
串思與傳思是跨科際計畫的核心
    「串思」與「傳思」這兩個概念其實都是大學的基礎活動,只是大多數台灣學生很少在學習的過程覺察或是深究其意涵,進而忽略兩者重要性。西方教育相當重視批判性思考與多樣性思考,讓學生主動思考,串接相關的想法,並且透過討論激盪,傳播彼此不同的想法。台灣學校教育並沒有落實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與多樣性思考面臨必須跨界思考的挑戰時,學生被自己的專長綁架,無法產生跨界思維,思考囿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難以發揮更大的綜效。長年累月下來,其實也成為台灣政府與學界經常面臨的嚴峻問題。
 
跨科際教育像游泳,手腳整合才能向前游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竹亭指出,大學本該是社會知識與技能發展的最前線,在學校裡,學生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但現今社會存在的議題往往不是單一專長就能解決,面對多元社會共同的議題或問題我們不得不跨界思考,才不受自己的專業侷限,限制自己的思考範疇,這也是我們高呼跨科際教育(TDE,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重要性的原因。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正是要發掘未來面對重要課題或複雜議題,能夠以跨界溝通及合作的人才。不同專業的參與者組織成社群成員,每個人從不同專業進行跨界研究,以共謀問題解決之道。尤其在台灣,大學所學與社會所需逐漸變成毫無關係的平行線,學術研究難以與實務連結。陳竹亭舉例說明這個現象,就像是每個人都在學習游泳,有人學划手,有人學踢腿,每個人只學習片段的知識,缺乏完善的整合。而且大家只在岸上學習,沒有真正下水練習,欠缺實務操作,難以鑑定學習成效與社會實踐的可行度,相當蔚為可惜。
 
傳思突顯了表達能力及傳播的重要
    跨科際計畫仿效美國著名非營利組織TED的短講形式,在講習計畫執行成效的演講中,要求演講者在在限制時間內呈現精彩且雋永的講談。陳竹亭提出幾個關鍵要點供SHS(Society-Humanity-Science)跨科際計畫短講演講者參考,內容必然涵蓋跨科際教育內涵,在演講技能與講演效果的部分,他提出敘事技巧、語文詞彙與多媒體創意的重要性,操弄文字與表達方式讓沉悶的題材變得耳目一新;具啟發性、感動與趣味的演說技巧則提高觀眾注意力,以及會後的反思,才是重要的!
    陳竹亭同時提醒這世代台灣年輕人必須具備演說能力,不能像西洋經典二重唱組合Simon & Garfunkel的著名作品《The Sound of Silence》歌詞所寫「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listening without hearing」那樣單向傳達想法,沒有雙向溝通。進一步以古羅馬最著名的演說家、歐洲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的典範人物西賽羅為例,他鼓勵年輕人學習演說技巧。西賽羅經常公開闡釋思想、與群眾辯論,他富有正義及創意的公開言論能激勵人心,改變社會。透過公眾演講,思想得以影響社會大眾的思考,這正是「傳思」的重要性所在。
    跨科際短講必須將傳思的專業知識貫通形成串思,才能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深澀的課題,同時發掘願意參與且親身實踐的教師,在未來才能一步一步培育出有品味、夢想及熱情的年輕人傳承!



SHS計畫主持人陳竹亭闡述跨科際的意涵,以「串思」與「傳思」一揭計畫核心
 攝影:Flora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