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陳秋政:都市水資源的利用與競合

演講開始時,陳秋政老師提出其自身對於流域保護與社區發展的重視。他認為,SHS計畫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即是水利如何在工程科技之外再賦予人文的思維;同時,人文與社會思維者也面臨相似的挑戰,亦即須透過各種管道以不斷增進相關科技的專業知識。科技與人文交集的基礎,在於當行動過程中面臨不同意見時,彼此提供資訊的過程須兼顧包容性。陳老師以傳統中國文學中的「行乎禮,止乎義」做進一步的說明,前者指涉公民參與的一種表現,後者則是在環境正義的前提下使各方提供的意義產生共識時。
 
陳老師從行政的角度思考都市水資源的利用與競合,舉出在今日水資源同時面臨耗竭與浩劫兩種處境。以國際河網這一具公信力的組織所提供的數據觀察,在未開發地區僅有20%的水會成為地表逕流而沖入河流,但都會開發區卻有80%的降雨直接進入河流而挹注大海,此中意味著水泥化的地層與河道無法涵養雨水,造成大量降雨資源平白損失。在這樣的狀況下,環境正義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付出重複成本是相當嚴重的,因此,在水資源的分配上,須從社會、環境、政治、經濟等多重思考面向來提出解決方針。然而,由於台灣內部行政組織過於僵化,行政部門的權責分工相當細微,如水權、水質、水量……等數個管理層次,但這些分工卻都是分散作業的,缺乏一個有效的統合組織。 
 
陳老師以發生在桃園、新竹交界的鳳山溪與霄裡溪案件為例,當地居民的自來水仰賴鳳山溪水源,而鳳山溪的水源仰賴霄裡溪注入,當上游紙板廠的廢水排入霄裡溪時,因取水口位於鳳山溪而非霄裡溪,相關單位遂判定為「程序上合法」。這樣僵化的邏輯驗證了人文思考的必要性。此外,陳老師也從一份對建設局與地政局的訪問資料中發現,台灣多數的行政部門缺乏對自身相關權責的思考,行政上僅是迴避卻不回應,而公民亦未有足夠的自覺,造成人民與官方間缺乏例行對話的機制,因為沒有持續性的壓力存在,各部門更缺乏合作,因此台灣多數環境議題往往僅能擱淺一處而人處理。
 
因此,行政組織應是「分工,但不分家」,透過彼此串連來增加解決社會問題的效率。就行政創新而言,公部門的主管主動對「創新失敗就要處罰」的規定提出質疑,代表他們是願意改變、而價值觀是可以被啟發的,這可算是十年有成的一個案例。在既有的制度內是可以去創新的,這都需要時間,也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但陳老師最後較為樂觀的提出:「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我認為改變是在行動當中的!」
 



陳秋政教授表示,在既有的制度內可以去創新的,這都需要時間,也有許多問題需要面對;而作為一個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我認為改變是在行動當中! (杜亞潔攝)

0 意見:

張貼留言